SSD硬盘具有读取速度快,不容易损坏,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现在使用SSD固态硬盘的电脑越来越多,在SSD硬盘下开启TRIM可以有效提高固定硬盘的使用效率。那么在Win10系统下如何开启SSD固态硬盘TRIM呢?

  SSD固态硬盘的TRIM是什么:

  固态硬盘的TRIM能避免SSD在垃圾回收时将无用数据当成有用数据来搬运,从而起到延长SSD寿命的作用。在HDD机械硬盘中,已删除文件的逻辑位置会被标记,使得以后存储数据时能够直接在这些无用数据的逻辑位置上覆盖。但SSD固态硬盘则没有这种机制,主控并不知道这些数据已经无用,直到有新的数据要求写入该块。这将导致无用数据在垃圾回收(GC)过程中被当作有用数据对待,这无疑会大大降低硬盘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TRIM的出现就能够弥补该问题的缺陷。

SSD固态硬盘(左)和HDD机械硬盘内部结构(右)

  Win10 查看TRIM是否开启的方法:

  1、在开始按钮点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

  2、执行如下命令:

  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

  3、如果返回值为“0”证明TRIM已经开启;如果返回值是“1”,则说明当前电脑的SSD尚未开启TRIM。

  Win10如何开启SSD固态硬盘的TRIM:

  1、在开始按钮点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

  2、执行如下命令:

  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0

  同理,若想关闭该功能,只需执行:

  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1

  我们都知道SSD固态硬盘的价格非常昂贵,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保养。而在Win10系统下开启SSD固态硬盘TRIM就可以提高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百度
https://www.baidu.com/s?wd=2017%E5%A4%A7%E4%BA%8B%E4%BB%B6%E7%9B%98%E7%82%B9&rsv_bp=0&ch=&tn=baidurt&bar=&rsv_spt=3&ie=utf-8
搜狗
https://www.sogou.com/web?ie=utf8&sourceid=qc&bq=1&query=2017大事件盘点
可以搜微信
http://weixin.sogou.com/weixin?type=2&s_from=input&query=2017%E5%A4%A7%E4%BA%8B%E4%BB%B6%E7%9B%98%E7%82%B9&ie=utf8
阿里旗下的微博
http://s.weibo.com/weibo/2017%25E5%25A4%25A7%25E4%25BA%258B%25E4%25BB%25B6%25E7%259B%2598%25E7%2582%25B9?topnav=1&wvr=6&b=1
不太喜欢360的盘点
放弃
GOOGLE的盘点被墙
https://www.google.com/search?source=hp&ei=81NKWvOnEOSX0wL3ganYDw&q=2017大事件盘点

还是大黄易的新闻盘点比较有趣
http://news.163.com/17/1227/11/D6LKBUNV00018AOQ_all.html

国外事件请访问当地国家搜索引擎,并搜索相关关键字

网络技术无罪,用的人各有好坏,滥用就不对了!

主机全部重新安装系统,环境,最新版本程序
原数据已经备份

TYPECHO 安装时提示找不到数据库,无法访问数据库
最后曲线救回来了
方法:
1.安装环境,测试数据库和环境是否正常
2.建立对应数据库并还原
3.对应程序还原.
4.config.inc.php还原到配置位置,后台并升级访问安装地址

不会提示报错,可以正常使用

这几年都在倒车啊,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2025
PS:网络暴力还是层出不穷,就算实名,也责罚不出什么个所以然

2017/12/01 造谣的什么的少了,人身攻击的什么少多了,都不敢说话了,网络戾气依旧严重
2017/10/01 域名解析全面实名.未实名无法解析..
2017/09/07 更新一下,网络言论全实名了!!

哪些言论是不能说的,比如真实生活产生问题的反馈,允许发声么?
但是标准由官方说了算,找个理由可以随便查水表了
实名不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的泛滥

http://www.cac.gov.cn/2017-08/25/c_1121541536.htm
http://www.cac.gov.cn/2017-09/07/c_1121624277.htm
http://www.cac.gov.cn/2017-09/07/c_1121623889.htm

原标题:网信办:网站不得向未实名认证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25日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深入贯彻《网络安全法》精神,提高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规定》共计十三条。第一条至第三条,对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监管主体作出规定。第四条,对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进行安全评估作出规定。第五条,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作出规定。第六条,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用户自律作出规定。第七条,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干预舆论作出规定。第八条和第九条,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加强用户管理作出规定。第十条,对建立公众投诉和举报制度作出规定。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第十三条,对公布实施作出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强调,《规定》的出台对于加强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切实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开展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人员队伍建设,依法提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

网上信息管理,网站应负主体责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规定》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网站主体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落实实名制要求。《规定》明确网站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是建立用户信息保护制度。《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四条、四十五条对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作了规定,国家标准化部门正抓紧组织制定《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因此本《规定》仅对此作了原则性表述。

三是建立先审后发制度。《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建立先审后发制度,目的在于推动网站负起管理责任,当好跟帖评论的“把关人”,维护跟帖评论良好生态。

四是加强弹幕管理。弹幕日益成为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网上交流的重要方式,为维护弹幕正常秩序,防止在弹幕环节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规定》要求提供弹幕服务的网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明确网站要建立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条规定针对的是用户公开发布的信息,而不是个人通信信息,不会损害个人隐私;要求处置的是违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碍言论自由问题。

六是技术保障措施。《规定》明确网站要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理能力。

七是加强队伍建设。《规定》要求网站审核编辑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要与服务规模相适应,以解决审核人力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八是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9月7日发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就《规定》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规定》中所要规范的互联网群组指的是什么?

答:《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平台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贴吧群、陌陌群、支付宝群聊等各类互联网群组。《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

问:互联网群组服务提供者作为平台方,承担着对群组进行管理的主体责任,《规定》对此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平台方应落实的主体责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明确与使用者双方权利义务;二是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三是对互联网群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建立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四是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及使用者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五是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问:对社会比较关注的建群条件、群组规模、群组管理方式等话题,此次《规定》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也就是对平台方面有何要求?

答:《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自身服务规模和管理能力,合理设定群组成员人数上限、个人建群上限和参加群数上限。也就是说平台方应根据自身能力来运营相应规模的群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群组规模类别,分级审核群组建立者建群资质,完善建群、入群等审核验证功能,并设置唯一群组识别编码。这一规定主要是便于平台方掌握相应群组数据,实施精准动态管理。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实践中已采取了这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问: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群组传播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违法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规定》中强调了哪些处置措施?

答:《规定》第十条明确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对于违法违规的平台方,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理措施。对于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对于违法违规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同时,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问:对社会一直关注的“群主”“群管理者”责任,《规定》有哪些要求?

答: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